主讲人 : 杨文青 副主任医师
儿科综合
擅长简介:新生儿疾病、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病、早产儿管理及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腹泻、慢性腹痛等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如何诊断胰源性慢性腹泻儿科综合
胰源性慢性腹泻的诊断主要包括:
第一、脂肪泻,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
第二、化验室的检查,十二指肠引流液中缺乏胰淀粉酶,胰脂肪酶以及胰蛋白酶,分泌素兴奋试验胰腺不能正常分泌消化酶;
第三、进行胰酶代替治疗时,症状可以缓解。
胰源性的慢性腹泻的患儿可以出现脂肪泻,尤其在患儿吃了肉类食物或者油腻性过大的食物时,症状比较明显。在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测中缺乏胰淀粉酶,胰脂肪酶以及胰蛋白酶。进行分泌素兴奋试验时,胰腺不能正常分泌消化酶。131碘-油酸试验检查结果正常,但是碘131-甘油酸酯试验粪便放射性排量增加。在患者出现病情发作时,使用胰酶进行替代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蛋白质与脂肪消化与吸收不良的病情。根据这些诊断依据,可以对胰源性慢性腹泻作出明确的诊断。
专家提示:胰源性慢性腹泻的诊断主要包括症状以及相关辅助检查等。患者可以出现吃了肉类食物或者油腻性食物以后,明显有脂肪泻的症状,而且大便次数增多;化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可以有十二指肠引流液缺乏胰淀粉酶等改变,分泌素兴奋试验胰腺不能正常分泌消化酶以及胰酶代替治疗,症状可以缓解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