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 孟令秋 副主任医师
口腔科
擅长简介: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及口腔黏膜病的诊治,牙齿美容、牙齿大面积缺损的保守治疗,儿童牙病的诊治,各类牙齿拔除术,微创拔牙术,口腔颌面部肿瘤,颌面部外伤及感染的诊断及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诊治。
拔牙后会造成牙槽骨缺损吗口腔科
牙槽骨是颌骨包围牙根的部分,骨质较疏松,且富于弹性,是支持牙的重要组织,牙槽骨的游离缘为牙槽嵴,当牙齿拔除后,牙槽骨会逐渐萎缩,牙槽嵴会变得低平。一般拔牙后需要对被扩大的牙槽窝和被裂开的牙槽骨板用手指垫纱布将其复位,以利拔牙创的愈合及后期修复。
在拔牙创愈合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牙槽骨的改建,有骨的吸收和增生现象,骨吸收在拔牙后2个月仍然很明显,以后逐渐稳定。在拔牙3-6个月后牙槽窝才能出现正常的骨结构。
如果需要拔除的患牙有长期慢性根尖周炎症,造成牙根和牙槽骨的炎性粘连,在拔牙时有可能因取断根困难而需去除部分牙槽骨。或者老年人拔牙时因其骨质疏松常有发生牙槽突骨板断裂的可能。如果骨板折断后一半以上已无骨膜附着,最好将其去除,如果折断骨片的大部分仍有骨膜附着,可将其复位,使其愈合,避免牙槽骨缺损不利于后期义齿修复。
专家提示:拔牙后会造成牙槽骨缺损。当牙齿拔除后,牙槽骨会逐渐萎缩,牙槽嵴会变得低平,需要用手指垫纱布将其复位,一般拔牙3-6个月后牙槽窝才能出现正常的骨结构。如果拔牙患者有长期慢性根尖周炎,可能需要去除部分牙槽骨。老年人拔牙时可能有牙槽突骨板断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