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 张伟令 主任医师
儿科综合
擅长简介: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佝偻病的主要症状儿科综合
佝偻病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为维生素D缺乏所致。他的症状分为四期,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不同。初期也就是早期,通常出现易激惹、多汗刺激头皮而摇头、夜间哭闹、睡眠不安等非特异性的一些神经兴奋性增高的一些表现。一般没有颅骨软化、鸡胸、罗圈腿等骨骼改变。
活动期也就是激期,当维生素D缺乏在初期没有得到治疗时,逐渐出现典型的骨骼改变。6月龄以内婴儿可出现乒乓颅,6个月之后,可出现方颅、佝偻病串珠、鸡胸样畸形,严重的佝偻病患儿,在手腕、足踝部形成圆形隆起,称为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由于骨骼钙化不完全、骨骼疏松、双下肢骨骼负重能力差,出现骨头弯曲,形成0型腿或者x型腿。重症佝偻病患儿常常会并发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低下、肌肉无力甚至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
恢复期是以上各期经过治疗,症状逐渐减轻或者消失。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因婴幼儿严重佝偻病经过治疗后无任何临床症状,骨骼改变不再加重,血生化正常,但会残留不同程度骨骼畸形。
专家提示:早期易激惹、摇头、夜间哭闹、睡眠不安,逐渐发展出现方颅、佝偻病串珠、鸡胸样畸形。1岁左右形成O型腿或者x型腿。重症佝偻病患儿常伴发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低下、肌肉无力甚至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